北國三城記 --阿拉斯加之旅 4
North to Alaska
北國三城記
--阿拉斯加之旅 4
遊輪之旅在阿拉斯加停泊上岸叁訪的城市有三個,可奇肯Kechikan 朱諾Juneau和斯佳偉Sgaway。對外地人來說這三個名不經傳的小鎮,有些共同點,住民稀少,都是因當年淘金潮而建立起來的。我們安排的叁訪活動略有不同。Eugene Mary,Sydney
參加了三個,妙兩個,我只有一個。
朱諾雖是小城人口有三萬多人,僅次與安克里治(35萬) 的第二大城,也是現今的首都。據說光是政府的公務員就達上萬人。朱諾的大街離船泊的碼頭很近,五分鐘的步程而已。
我們叁加的活動名為4T(Town Tour, Tram and Timberline Trek, 遊城搭纜車,山路健行。
由一位名叫 Mathews 的導遊帶隊解說,一團才九人。我們搭乘小型巴士,環繞市區,跨橋到另一區的 市長Overstreet 公園,叁觀一柱圖騰及5頓 25英呎高的大鯨魚雕塑噴泉。導遊為當地原住民(印地安人)中的特令吉特(Tlingit)人,受過大學教育,文質彬彬,腳蹬一雙阿拉斯加人四季咸宜的全能長靴。他對歷史風景文物瞭如指掌,解說生動,語帶詼諧。講到遇見灰熊
如何應對時,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對於愛斯基摩人的稱呼,他特別加以說明,澄清了世人的錯誤認知。
早年移居到阿拉斯加的原住民 Indians有三大部族,阿塔巴士肯,特令吉特與海達,他們分佈在內陸,中部與沿海及群島。前兩部族人口在一萬人左右,分別以老鷹與烏鴉當作標誌。後者約有三千人。他們通稱為印地安人,其他少數族群才是愛斯基摩人。特令吉特人居住在我們參觀的朱諾附近,以善於美術聞名,尤其是製作祭典活動用的面具,及象徵其文化的圖騰。在當地有一個圖騰製作工場,開放給觀光客參觀。他們自稱是北美洲最早的印地安人,由於他們的努力,阿拉斯加的首府才設在這個以紀念當年最早的拓荒者朱諾命名的小鎮。
接著,在離港區不遠的地方搭乘纜車。纜車只有兩排四人座位,其餘皆站立。車內空間恰似一部中巴,但上面寫著可乘載六十人,容量之大令人嘖嘖稱奇。我稍微目測一下,車廂內大約站了三十多人,尚有不少
空間。我們沿着山邊纜線,以五十度的斜角,緩緩而上,600公尺的距離不到五分鐘就到羅伯特山頂端。沿途中,整個海港,船隻,四周的山巒以及山腳下的房舍,一一盡收眼底。回程時,煙霧繚繞,美景若隱若現,又是另一種風情。
位在北緯59度的斯佳偉居民稀少,常住的不超過一千人。街道縱行三條,橫向穿梭有十多條,沒有紅綠燈。跟朱諾一樣,商店大都是販賣紀念品及珠寶。珠寶店尤其多,在街上繞了一圈,發現幾乎 三分之一的店都在賣珠寶。心理不免懷疑,誰會在這裡買昂貴的珠寶鑽戒首飾。據說,到了十月觀光郵輪停駛,遊客不來,街道即陷入蕭條,商人就像候鳥離開此地,到南方如加勒比海做冬天郵輪的生意。等到翌年五月北國郵輪開航後再回來。因為外來商人多,有些商店特別強調"本地人經營" ,有別於外地人的生意。
北國三城記
--阿拉斯加之旅 4
遊輪之旅在阿拉斯加停泊上岸叁訪的城市有三個,可奇肯Kechikan 朱諾Juneau和斯佳偉Sgaway。對外地人來說這三個名不經傳的小鎮,有些共同點,住民稀少,都是因當年淘金潮而建立起來的。我們安排的叁訪活動略有不同。Eugene Mary,Sydney
參加了三個,妙兩個,我只有一個。
朱諾雖是小城人口有三萬多人,僅次與安克里治(35萬) 的第二大城,也是現今的首都。據說光是政府的公務員就達上萬人。朱諾的大街離船泊的碼頭很近,五分鐘的步程而已。
我們叁加的活動名為4T(Town Tour, Tram and Timberline Trek, 遊城搭纜車,山路健行。
由一位名叫 Mathews 的導遊帶隊解說,一團才九人。我們搭乘小型巴士,環繞市區,跨橋到另一區的 市長Overstreet 公園,叁觀一柱圖騰及5頓 25英呎高的大鯨魚雕塑噴泉。導遊為當地原住民(印地安人)中的特令吉特(Tlingit)人,受過大學教育,文質彬彬,腳蹬一雙阿拉斯加人四季咸宜的全能長靴。他對歷史風景文物瞭如指掌,解說生動,語帶詼諧。講到遇見灰熊
如何應對時,惹得大家捧腹大笑。
對於愛斯基摩人的稱呼,他特別加以說明,澄清了世人的錯誤認知。
早年移居到阿拉斯加的原住民 Indians有三大部族,阿塔巴士肯,特令吉特與海達,他們分佈在內陸,中部與沿海及群島。前兩部族人口在一萬人左右,分別以老鷹與烏鴉當作標誌。後者約有三千人。他們通稱為印地安人,其他少數族群才是愛斯基摩人。特令吉特人居住在我們參觀的朱諾附近,以善於美術聞名,尤其是製作祭典活動用的面具,及象徵其文化的圖騰。在當地有一個圖騰製作工場,開放給觀光客參觀。他們自稱是北美洲最早的印地安人,由於他們的努力,阿拉斯加的首府才設在這個以紀念當年最早的拓荒者朱諾命名的小鎮。
接著,在離港區不遠的地方搭乘纜車。纜車只有兩排四人座位,其餘皆站立。車內空間恰似一部中巴,但上面寫著可乘載六十人,容量之大令人嘖嘖稱奇。我稍微目測一下,車廂內大約站了三十多人,尚有不少
空間。我們沿着山邊纜線,以五十度的斜角,緩緩而上,600公尺的距離不到五分鐘就到羅伯特山頂端。沿途中,整個海港,船隻,四周的山巒以及山腳下的房舍,一一盡收眼底。回程時,煙霧繚繞,美景若隱若現,又是另一種風情。
位在北緯59度的斯佳偉居民稀少,常住的不超過一千人。街道縱行三條,橫向穿梭有十多條,沒有紅綠燈。跟朱諾一樣,商店大都是販賣紀念品及珠寶。珠寶店尤其多,在街上繞了一圈,發現幾乎 三分之一的店都在賣珠寶。心理不免懷疑,誰會在這裡買昂貴的珠寶鑽戒首飾。據說,到了十月觀光郵輪停駛,遊客不來,街道即陷入蕭條,商人就像候鳥離開此地,到南方如加勒比海做冬天郵輪的生意。等到翌年五月北國郵輪開航後再回來。因為外來商人多,有些商店特別強調"本地人經營" ,有別於外地人的生意。
Comments